改進手術技術
近年來,iNPH的診斷和治療無論從診斷率或改善程度都在逐年提高。尤其是「壓力可調閥分流系統」的引入,使iNPH的治療取得了巨大進展。
腦脊髓液分流術是為改善症狀而引流一定量腦脊髓液的手術。 「壓力可調閥分流系統」主要用於腦脊髓液分流手術,調節腦脊髓液的流量,並可根據病人的症狀調整到所需的設定壓力。
此外,組成壓力可控閥分流系統的部件之一是“壓力可調閥”,它可以調節排出的腦脊髓液量。壓力可調閥的壓力設定可能會因 MRI 掃描等強磁場而發生變化,但現在已推出即使在 MRI 掃描過程中壓力設定也不會改變的壓力可調閥。此外,導管(引流腦脊髓液的細管)可能成為細菌的藏身之所並引起感染,但降低感染風險的「含抗生素導管」現在被廣泛使用。
由於這些技術進步,如果診斷正確,腦脊髓液分流手術的有效率可達 90%。然而,目前尚不清楚症狀會改善到何種程度,或在什麼情況下會顯著改善。研究還發現,如果已經過了手術的適當時機,那麼即使進行了手術,也可能無法獲得症狀的明顯改善。
儘早發現行走困難、癡呆、尿失禁等iNPH症狀,並透過準確的診斷提供適當的治療非常重要。
「壓力可調閥分流系統」的主要零件
調節腦脊髓液量的
“壓力可調閥”
-
抗MRI
-
MRI造影後
需校正
導管引流腦脊髓液
抗菌導管